原創圖案:設計及插圖運用
《原創圖案:設計及插圖運用》
這次的主題是「設計原創圖案」。
那麼,什麼是圖案(Pattern)?圖案就是具有重覆性的排列圖案。
在藝術界中,我相信你也一定聽說過最少一位以圖案聞名的藝術家,例如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草間彌生(Kusama Yayoi)等。但其實,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從磁磚、牆紙、衣服、床單等物品上常常看到圖案的存在——圖案設計並沒有離我們很遠!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份。首先,我將會簡單介紹一些構成圖案的美術元素;然後說明以Clip Studio Paint 來繪製原創圖案的步驟;最後會講解如何將圖案運用到插圖裡面。歡迎善用目錄功能來閱覽這三個部份。
讓我們開始吧!
1️⃣【第一部份:圖案的美術密碼】
I. 構成圖案的圖形
🟠偏向簡約形狀:
例如線條、幾何形狀(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甚至是抽象圖案。
在繪製時可以組合不同的形狀,不一定只使用一種。
🏀偏向實物形狀:
能辨認出實體的形狀,例如花葉植物、動物、食物、心形、星形等。
⚖️介乎於上述兩者中間: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簡約的卡通圖案讓人不知道要如何分類。
但我想指出的是,上述兩者都只是一個「偏向」而非割裂的分組。使用極簡風格來繪畫實物,在強調形狀的同時又能看出是某種物件,也是一種方案。
II. 藝術風格
在藝術風格方面,⚠️寫實類風格(接近照片等級的圖像)會比較少見;
常見的通常是✅經過藝術風格化處理的圖像。
所謂的藝術風格化,簡單來說就是經過描繪的圖像。常見的藝術風格例子包括:賽璐珞風格(動畫卡通風格)、水彩風格、色鉛筆或蠟筆風格等。
繪畫時,⚠️注意不要使用過於強烈的光影效果。只加上能暗示物件結構的光影就足夠了。
此外,您亦可以從不同的傳統風格取經:除現代簡約摩登風格和現代北歐風格外,還有東方風格、和風、中世紀風格、民俗風(例如印第安風格、阿拉伯風格、古埃及風格)等。
每種風格都有各自的藝術表現,例如摩登風格多數使用簡約的圖形;東方風格喜好使用紅和金色;和風有許多悠久且冠名的花紋;民俗風多使用菱形及三角形的圖形等。
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先不詳細說明每種風格的設計特徵。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花時間探索,找出自己喜歡的風格!
III. 圖形重覆及排列方式
這裡指的分為圖形的位置、大小、以及放置的角度共三方面。
而在這三方面中,又能分成規則性及不規則性兩個面向。詳情請看下圖作參考:
另外,您亦可以決定圖案之間是否要留有空間:
IV. 顏色
圖案的顏色選擇有很高的自由度,淡雅、鮮艷、淺色、深色等都很常見。
我會建議初學者刻意限制顏色數量。
如果您在繪製時未能決定的話,可以先使用單色調的黑白灰作開始,最後才一次過調整。除了【漸層對應】功能外,亦可利用Ver3.0後新增的【色彩參考】功能去改變顏色喔!
V. 設計圖案(小結)
在了解了以上組成圖案的可能方案後,現在就可以試著想像自己想創作甚麼風格的圖案了!
首先,請詢問自己以下問題:
圖形形狀:(有什麼主題嗎?例如甜品、花朵、樹木之類。又或者只是簡約形狀?)
圖形藝術風格:(希望使用手繪還是利落的色塊繪畫?有特定的地域風格嗎?
圖形排列方式:(規則或不規則的排列?若是規則的話,要怎樣畫才能得到平鋪紋理?)
顏色:(彩色還是黑白?背景是否透明?)
得到大概答案後,就可以幻想圖案的樣子,再動手創建了。
例如:
圖形形狀:大小心形、菱形線條
圖形藝術風格:像素風格,偏向平面
圖形排列方式:規則排列
顏色:粉色系、柔和感覺
那麼,對圖案設計有初步概念後,我們來實際試試利用Clip Studio Paint來創作圖案吧!
2️⃣【第二部份:使用Clip Studio Paint 來繪製原創圖案】
🔧基本做法
1. 新建一個檔案。
檔案的大小可根據繪畫內容及應用目的而決定。
唯一要求是寬度及長度都可以被2整除(※偶數)。
2. 開啟柵格功能(①檢視→柵格);
並②設定柵格的原點為中間、間隔為畫布長邊的數值。
分割數則沒有一定。當然,如果您想使用柵格作量度之用的話,則可按照需求而設定。例如,如果希望在圖案的長度逢¼處加入線條,則可設定分割數為「4」。
3. 於中心位置繪製圖像,請注意:
① 繪畫時不要接近邊緣。
例外情況是如果您想設計只有橫向重覆的圖案(即完成後會像是一條長長的帶子),則繪製時可以填滿上下方;唯左右方的邊緣仍需被留空。
② 使用筆刷繪製時,如不需要貼緊柵格繪畫,需關閉筆刷的「可以對齊」功能。
③ 繪畫時可分開不同的圖層(例如不同物件、背景顏色分開)。唯繪畫完畢時需要合併圖層。
④ 我會建議合併前把物件圖像圖層先複製一個出來作為備份。
💡TIPS
繪畫時可以使用尺規輔助,例如對稱尺規等,詳情可看這篇官方教學。
另外,使用加工後的相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此部份將於後面再作示範。
4. ①全選畫面(快捷鍵:Ctrl+A)→
②右鍵圖層並選擇【圖層轉換】,轉換成「圖像素材圖層」。
5. ①使用「物件」工具→②把圖層移動至左下,並對齊物件邊框的左上角至畫布中心。
*可以把畫面盡量放大來確定位置準確。
6. 於物件選擇工具設定中,勾選「密鋪」。
可根據喜好選擇重覆方法,請參考下圖示範:
(下圖只作示範用途,在此步驟請不要縮小圖像)
7. 右鍵圖層並選擇【轉換圖層】→轉換成「點陣圖層」。
8. 在中心較空白位置填上圖案。
*可以從步驟3中的圖像備份圖層中,複製貼上過來。
9. 右鍵圖層並選擇【圖層轉換】,轉換成「圖像素材圖層」。
10. 使用物件選擇工具,勾選「密鋪」。
縮小物件後可檢視圖案樣式,完成!
🔧相連圖案的做法
在了解了基本做法後,我們來看看想繪製相連的圖案的話,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1. 繪畫一個基本圖像。
2. 複製及貼上步驟1的圖像。圖像之間盡量相連。
3. 由於示範圖中的不是一個正幾何形狀(Regular shape)或對稱形狀,所以需要人手調整。
4. 重覆基本做法的步驟4至7。
5. 在中心空白位置繼續使用基本圖像填滿,然後再次調整形狀。
請盡量連接各個圖像。
(*下圖以藍色標示在此步驟繪畫的圖像)
6. 重覆基本做法的步驟9至10。完成!
🔧重疊圖案的做法
那麼,重疊的圖案又該如何建立呢?以下我會示範波紋/鱗片形的圖案:
1. 利用柵格,畫出正確大小的形狀。
在示範圖中,畫布長度被分成八格。所以中間的圓形直徑為四格;而兩側的圓形是同樣大小,且圓心在畫布邊緣。
如果希望繪畫橢圓形或其他形狀作基本圖形,則要注意其水平及垂直兩邊的直徑都應該要能被畫布的兩邊長度整除。畫布可以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的。
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加入邊框等裝飾,注意邊框需描繪於圓形內側。
視乎您的設計如何,如果鱗片的顏色沒有變化的話,只畫上方一片鱗片、下方左右各半片鱗片,也能獲得一樣的圖案。
2. 使用對齊功能,使圖像位於畫布中心位置。
3. 重覆基本做法的步驟4至7。
4. 將圖層轉換回點陣圖層後,剪下下半部份的半圓,並貼到新圖層。
5. 把原本的圖層移至上下方圖形圖層和上方圖形圖層的之間。
6. 把原本的圖層轉換成「圖像素材圖層」。密鋪方向為「左右」。
移動物件圖層,其左上角位置至畫布左上¼處。
7. 複製物件圖層,並置於尾二底的位置。
移動其右下角位置至畫布右下¼處。
8. 選取所有圖層並合併。
9. 重覆基本做法的步驟9至10。完成!
🔧使用相片加工成圖案的做法
除了手繪圖案外,您亦可以使用自己拍攝的相片來加工成圖案!
1. 拍攝相片。我會建議拍攝物件時,盡量以純色作為背景。
另外,同一物件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拍攝,令圖案有多一點變化。
2. 開啟相片,並作出色調調整。目的在於令圖像色調更加明確。
下圖分別示範了使用【編輯→色調補償】中 ① 「亮度、對比度」、②「色調曲線」、③「色階」的不同方法去調整。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調整顏色。
3. 以【套索工具】先選擇圖像,反轉選擇範圍,刪除周圍不需要的部份。
4. 以【自動選擇工具】選擇剩下來的部份。有需要的話可以使用【擴大選擇範圍】來選取適當的範圍,然後再刪除。
5. 以【橡皮擦】人手修正邊緣的部份。
6. 在得到清晰的草莓後,可以進一步調整圖像,以達到滿意的顏色及美術效果。
使用以上的圖案,跟著基本做法的步驟,輕鬆創作圖案!
🔧利用自定義筆刷的做法
利用筆刷,可以做到不規則圖形重覆及排列的圖案!
有關自定義筆刷的詳細設定,請參考這篇官方教學。
1. 選取繪有圖像的圖層,選擇【編輯→登記素材→圖像】。
剔取「作為筆刷前端形狀使用」,並加入檢索用標籤。
2. 右鍵點選一個筆刷,複製輔助工具。
3. 點選筆刷設定,選擇「筆刷前端」,點選素材選擇位置。
4. 在選取視窗中輸入搜索標籤,把剛剛的圖像都加進去。
5. 設定筆刷的數值,來達到隨機圖案的效果。以下列舉了一些會影響圖形隨機的數值,數值設定則可依照個人喜好而定。
A.筆刷前端→方向→隨機
B.散佈效果→粒子尺寸→隨機
C.散佈效果→粒子的方向→隨機
6. 使用筆刷並在畫布直接塗抹,就能得到一個以不規則圖形重覆及排列的圖案!
完成!
3️⃣【第三部份:將圖案應用在插圖中】
📁把圖案登記成素材
雖然只把檔案儲存成clip檔也可以使用,但如果您希望把圖案作為素材上傳到雲端方便取用,或者上傅到Clip Studio Paint Asset分享給其他用戶,請參考此部份的做法!
方法非常簡單,直接用滑鼠拖拉圖層到素材庫就可以了:
雙擊素材的圖示,可以修改名稱及加入檢索標籤等:
🖼️將圖案加入成插圖背景
圖案於插圖中最簡單的用法,莫過於用於背景上!
🔧做法
直接從素材庫,用滑鼠拖拉圖案檔案到圖層視窗中。
💡TIPS
由於圖案在加進插圖後,一般在視覺上會有令人眼花撩亂的感覺,所以可以為人物主體加上輪廓外框以凸出人物。
由於不能直接在圖像素材圖層上使用色調調整功能,所以如果需要修改圖案顏色以切合插圖需要的話,可以利用【色調補償圖層】。
🔧建立色調補償圖層——做法
1,2. 加入圖案圖層後,點擊圖層視窗左上角的圖示。
3,4. 新建色調補償圖層。按需要選擇調色方法。
5. 把色調補償圖層用下一圖層剪裁。完成!
🧇將圖案加入成插圖紋理
除了背景之外,您亦可以把圖案加入成插圖紋理!
我推薦可以在一些色塊範圍較大,需要增加視覺資訊量的插圖使用這種做法。
另外,由於插圖本來就已經上好色,所以推薦使用單色的圖案,以免混亂插圖主體。
🔧利用圖層混合模式——做法
1. 加入圖案圖層,並設定成所需部份的剪裁圖層。以示範圖來說,就是剪裁到衣服的圖層。
2. 設定圖層混合模式,可根據需要調整圖層不透明度。
💡TIPS
使用圖層混合模式,可以保留原本插圖已經處理好的光影。
請參考下圖,這是本人對混合模式大概的分類。可以先從「希望圖案比原本物件深色或是淺色?」開始,試用不同的模式看看哪種合意,然後再調整不透明度。
🌽將圖案加入成為插圖中物件的花紋①
如果希望圖案不要過於平面,而是能貼合物件的表面,請參考這部份的做法!
🔧做法
1. 加入圖案後,可先決定圖層混合模式及不透明度等設定,還有圖案的大小及角度,以預覽成品。
2. 如果您的圖案連接畫布邊緣的話,需要新建一個檔案,大小比原本的畫布大少許。
3. 把圖案圖層複製及貼上至新檔案。
4. 點陣圖像化圖案圖層。然後複製及貼上至原本的畫布。
💡TIPS
如果圖案不會碰到畫布邊緣,則直接點陣圖像化圖案圖層即可,不需要另建新檔。
擴大畫布的用意在於,預留更大面積的圖案作變形之用。不然的話,如果圖案需要向內屈曲,邊緣位置的圖案將會斷裂。
5. 選擇多餘的圖案部份刪除。(可能需要略為移動圖案以刪除到畫布外面的部份)
6. 使用【網格變形】功能來使圖像變形。變形方向需要貼合物件的表面,下圖則畫上輔助線以助說明。
【網格變形做法】
① 編輯→變形→網格變形
② 在工具屬性視窗中,可以調整網格數量。
③ 設定成「移動平面」。
④ 根據物件的表面扭曲圖案。
7. 利用【剪裁蒙版】和【圖層蒙版】來擦掉不需要的部份。完成!
🌽將圖案加入成為插圖中物件的花紋②
在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把圖案斷開,以切合物件的表面,這情況在衣服的表示上尤其常見。
判定的標準在於,「該物品是否有一部份不能被看見?」
如果有的話,則貼上圖案時需要留意其斷面,以下將示範有斷面的圖案要怎樣加入。
在開始之前,先來分析一下示範圖中領口的結構:
① 正面能看見的面總共有6面。
② #3和#4的圖案最好能讓人看到有連結,因為這兩面之間被摺疊的部份不多。相反,其他面例如1和2之間就可以不需要有連結,因為這兩面之間被摺疊的部份相當多。
③ 除此之外,#1至#4面是大約向著畫面左方;而#5及#6則是向著右方的,加起來就是兩個大方向。所以我們需要兩個圖案圖層作【自由變形】:編輯→變形→自由變形或快捷鍵:【Ctrl+Shift+T】,先把圖案變形成大約的方向。
(*事實上#5的方向是有介乎兩者之間,這步驟是先作個大方向的變形,之後再微調。)
④ 在完成變形後,需要再複製已變形的圖案。#2、#4可以共用一塊;#1、#3可以共用一塊。
由於這個圖案中草莓之間留有空間,所以在處理時集中留意草莓就可以了。
首先,我推薦使用【折線選擇】工具,跟著衣服的摺邊來選取範圍。
1. 在第一個圖案圖層中,選取#3的面,然後擦掉。
2. 選擇第二個圖案圖層(示範圖中以藍色展示),處理#3 和#4 中間的心形。由於#3在#4的上面,所以向上移動圖層。
3. 擦掉多餘的部份。
💡TIPS
刻意在摺邊加入斷掉的圖案,能輕鬆獲得真實感效果。
如遇上邊緣位置的圖案時,有時候需要把畫布尺寸擴大才比較容易處理。
此外,亦可以利用【液化】工具來微調圖案。
【結語】
謝謝您讀到這裡!
在我個人而言,創作無縫圖案的一大挑戰在於:「到底心目中的圖案是從哪裡到哪裡開始重覆的?我應該要在一開始畫些什麼形狀才能得到那種圖案?」。
很遺憾,這個問題是只能靠自己多觀察及分析圖案才能直覺回答。
這篇文章只能說明一些軟體的使用功能,但是我相信作為入門,也是相當有用的。來享受圖案設計的樂趣吧!
對於這篇文章,您覺得如何呢?
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希望這個教學對您有幫助。
如果對我的作品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SNS:
(中文):Facebook @hye.art
(英文):X (前Twitter) @hye_exc
Kom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