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 ver] 在簡單模式下進行石墨插畫

4,431

make.art.alive

make.art.alive

等距場景是一個相等的三維微縮模型,可以幫助您清楚地了解世界。

1. 使用三個等角的座標軸繪製等距視圖 [120°]

2. 每個物件都基於一個模組繪製,如下所示

3. 模組可以組合起來,形成場景網格。

視訊過程

簡單模式介面

簡易模式 的介面經過簡化,擁有更大的繪圖空間。

 

此模式下的每個功能均可自由選擇。

 

我可以將它們組合使用,以優化您的工作流程。

[例如,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使用套索工具作為橡皮擦、色彩輔助工具以及細節修復工具。 ]

而且,它非常適合使用螢幕尺寸有限的設備(例如平板電腦)的用戶。

以下是我在過程中使用的簡單模式介面和功能。

1. 工作區域(繪圖區)非常寬闊,畫布可以輕鬆放大、縮小和旋轉,即使螢幕尺寸有限,也不會意外觸碰其他選項卡。

2. 畫筆的大小和不透明度可以直接在螢幕上調整,無需進入工具屬性。

3-4. 點擊此處可以新增圖層和資料夾,位置與工作室模式相同,但符號更大。

5. 材質面板上有許多圖像、3D 模型、紋理…。

6. 剪貼蒙版 - 可以添加盡可能多的圖層進行著色,而不會影響基礎紋理。

7. 鎖定透明像素 - 鎖定基礎紋理,為場景和線圖著色。

8. 儲存文件

9. 畫筆 - 我在過程中使用了很多預設畫筆。

10. 移動圖層

11. 套索工具 - 非常實用的工具,因為它非常靈活。

12.吸管 & 13.調色盤 = 製作顏色集

插圖過程

草圖

2D平面圖準備

1. 建立區域佈局簡單的底層平面圖

2. 點選移動圖層工具

3. 這是啟動移動圖層工具後的介面

4. 選擇自由變換,這樣我就可以自由調整平面圖的四個角落。

5. 調整四個角,直到外面的藍色邊框變成菱形。

建造了一個粗略的場景

常見的等距場景有3個面,1個底層平面圖和2個牆壁,如上圖所示,其中盡可能呈現室內家具。

1. 為牆壁添加新圖層,以免破壞平面圖。

2. 在新圖層上

3. 選擇紅色 [或任何與平面圖不同的顏色]

使用套索工具作為橡皮擦

1. 套索工具 符號

2. 選擇要消除的細節/區域 [我可以一次選擇多個區域]

3. 點選剪切

4. 要擦除的細節/區域將會移至新圖層

5. 刪除包含要擦除細節/區域的圖層

6. 點選清除選擇 結束擦除過程

根據平面圖,這是我的等距場景的草圖。

添加內容

1. 有兩個獨立的圖層,分別用於平面圖和室內圖。

2. 我新建了一個資料夾,然後按住每個圖層並將其拖入資料夾。

3. 現在,資料夾 1 中有兩個圖層 [圖層 1 - 平面圖 & 圖層 2 - 室內圖]。

4. 點選資料夾顯示設定列表,降低資料夾的不透明度

新增一個新圖層 [圖層 3] 用於詳細說明而不影響草圖。

使用套索工具和移動圖層修復細節

1. 在乾淨的草圖圖層上,使用隨機畫筆添加更多細節

2. 使用套索工具選擇需要修復的細節

3. 然後使用移動圖層縮放/旋轉或變換選定的細節

4. 點選清除選擇結束調整

線條藝術

1. 這是畫筆符號,這裡有許多預設畫筆,包括:

2. 畫筆 - 創造類似水彩/油彩畫的紋理

3. 鉛筆 - 創造類似石墨/色鉛筆繪畫的紋理。

4. 鋼筆 - 特殊鋼筆

5. 點擊此處可以新增更多畫筆。

6. 畫筆設定是畫筆範例旁邊的箭頭。

1. 在乾淨的草圖圖層

2. 點選該圖層開啟設定列表,然後降低乾淨草圖的不透明度

3. 在乾淨草圖上方新增一個新圖層,然後選擇一個畫筆進行描摹

4. 我選擇蠟筆作為線條圖,假裝我用鉛筆畫了這幅作品

5. 蠟筆畫筆的紋理非常適合我的作品

沿著乾淨的草圖描摹並用蠟筆刷添加一些陰影線後,這就是我的最終線條圖。

染色

基礎紋理

1. 完成線條圖後,第二步是加入鉛筆紋理作為基礎,讓這幅作品呈現鉛筆畫的效果。

2. 新增圖層

3. 將其置於線條圖圖層下方

4. 使用套索工具

5. 沿著線圖的邊框描摹

6. 使用這兩個功能來新增或擦除選區,直到我得到如下圖所示的完美選區。

7. 新增/選擇更多範圍

8. 擦除選取範圍

9. 完成完美選區後,我選擇鉛筆畫筆,然後增加尺寸直到獲得合適的紋理。

10. 這是用來表示畫筆形狀和大小的線條。

1. 選擇畫筆並調整其大小以獲得我想要的紋理。

2. 我選擇中灰色進行著色,這樣我就能看清哪些部分還沒上色。

3. 不斷選擇直到我得到這個部分。

4. 點選清除選擇,使用套索工具結束操作。

5. 因為這是鉛筆紋理,所以它不像純色那樣覆蓋每個像素。

6. 現在點擊鎖定透明像素來鎖定紋理。

鎖定透明像素 有兩種方法

1. 第一種方法 - 在圖層中,點擊此符號鎖定透明像素

2-3. 第二種方法 - 在圖層中,點擊它以開啟設定列表,向下捲動找到鎖定透明像素

建立顏色集

1. 因為簡單模式下沒有子視圖,所以我必須自己建立一個顏色集。我們先準備一個調色板,或是一張我想要複製色調的插畫。

2. 點選吸管

3. 選擇我想要使用的顏色

4. 在調色盤處,長按顯示設定

5. 點選“新增”

6. 注意:必須長按才能顯示設定並新增所選顏色

7. 如果只點擊它,顏色會意外變成透明色

8. 以下是添加過程中我想要使用的顏色後的效果

定義主光和陰影

使用套索工具進行著色

1. 使用鎖定透明像素遮擋紋理後,圖層將顯示此符號。

2. 然後我使用套索工具

3. 選擇要著色的範圍。

4. 選擇任意鉛筆畫筆以新增鉛筆紋理,增加畫筆大小,選擇顏色,然後為選取的範圍著色。

這是我使用顏色來區分室內外後的場景

- 橘色代表光線

- 紫色代表陰影

繪製底色

1. 我新增了一個新圖層來繪製底色

2. 點選剪貼蒙版,使顏色與下方的底色紋理相符

3. 點選圖層開啟設置,然後選擇混合模式

4. 捲動查看各種模式,直到我對顏色滿意為止

5. 調整不透明度

6. 現在我對不透明度顏色加深模式65%感到滿意

這是最終的基色。

彩色線條藝術

1. 線上稿圖層

2. 點選鎖定透明像素

3. 點選線稿圖層開啟設置,選擇複製圖層

4. 按住複製的圖層並將其拖曳到線稿圖層上方

5. 將其設定為顏色加深模式,然後填滿紅色

6. 降低線稿圖層的不透明度

添加更多陰影和顏色,增加更多細節

為下方所有圖層啟用剪貼蒙版,所有顏色均來自先前的顏色設定。

1. 我新增一個新圖層,然後使用套索工具選擇陰影範圍。然後用暗色調為其著色,並將其設定為正片疊底模式

2. 然後,我新增一個圖層來為更多細節著色。在嘗試了各種混合模式後,我選擇將圖層設定為顏色加深

3. 然後,我新增另一個圖層來為更多細節著色。在嘗試了各種混合模式後,我選擇將圖層設定為顏色加深

1. 我比較喜歡用「正片疊底」模式來畫陰影,如果你願意,可以嘗試其他模式。

2. 套索工具 可以幫我同時為多個區域上色,非常方便。

1. 我從之前建立的顏色集中選擇一種顏色

2. 然後使用套索工具

3. 選擇我想要上色的細節,然後一次上色

這是陰影版本[無顏色]

最後,我把上色過程中的所有圖層放到一個新資料夾 [Folder2/Coloring folder]

最後的潤飾

添加紙張紋理

1. 材質面板 裡面有很多素材,從圖片到 3D 模型,你可以根據需要添加更多素材 [但是,有些素材在簡單模式下無法使用]

2. 單色圖案 預設有 63 個素材

3. 我選擇 紙張紋理 來讓場景更具傳統風格

4. 這是點選 紙張紋理 後的介面

5. 選擇 平鋪

6. 選擇重複,我會得到一個完整的畫布,上面有紙張紋理,如下圖所示。

7. 調整角點 [縮放]

8. 直到我對紋理大小滿意為止

1. 紙張紋理現在變成了白色。

2. 我用鎖定透明像素遮擋紋理。

3. 選擇鉛筆畫筆,調整至最大尺寸。

4. 用象牙色一筆一劃地為紙張紋理上色。

使場景更加飽和

為了讓場景更加生動,我按照以下步驟添加並調整1個資料夾的顏色:

1. 點選資料夾 2 開啟設置,然後選擇複製圖層

2. 複製的資料夾將包含資料夾 2 的所有圖層 [著色資料夾]

3. 嘗試使用混合模式

4. 調整複製資料夾的不透明度

5. 直到我滿意為止

這是我的等距場景的最終版本

這是帶有紙張紋理的版本。

留言

最新

最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