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變形操作 :Do's & Don'ts 【Ver 4.0】

2,727

CHYEE

CHYEE

《人偶變形操作 :Do's & Don'ts 》

這次的主題是「人偶變形活用大法」。

 

自CLIP STUDIO PAINT Ver.4.0更新後,除了原有的【自由變形】、【網格變形(Mesh transformation)】、【歪斜(Liquify)】功能外,您可以使用新增的【人偶變形(Puppet warp)】功能,在作畫時調整插圖!

 

然而,對比起其他的變形功能,這項新的功能在操作上相對比較不直觀,要注意的地方亦比較多,導致了初學者在使用時很容易讓變形效果不理想。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

1️⃣第一部份——簡單介紹人偶變形功能及其使用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2️⃣第二部份——分析人偶變形的變形邏輯;

3️⃣第三部份——分享在使用人偶變形時,讓畫面保持自然的小技巧;

4️⃣第四部份——以實際例子示範,使用人偶變形輕鬆讓頭髮自然地飄起來的方法。

 

希望能透過這幾個部份來讓初學者更自然地操作人偶變形功能!

那麼,讓我們開始吧✨

 

 

1️⃣【人偶變形用法簡介】

在這個部份,我將會簡短說明【人偶變形】的用法及注意地方。

 

▶使用【人偶變形】功能:

選取圖層(可複選圖層或資料夾;只可選取點陣圖層)→

使用【選擇範圍】或【套索】工具,選取執行變形圖像(非必要)→

【編輯】→【變形】→【人偶變形】

如果是向量圖層、文字圖層、物件圖層,則需要先使用【點陣圖層化】後,才能套用人偶變形功能。

▶【人偶變形】的執行範圍:

視乎圖像是否連續,執行範圍會有所不同。

 

上圖:圖像的外邊為連續圖案,中間空白的位置也會生成網格。

下圖:圖像的外邊為非連續圖案,中間空白的位置則不會被人偶變形影響。

 

如有需要,可於斷裂的線稿下方,先新增一個圖層並填上臨時底色,不透明度可設定成0。同時複選兩個圖層則可以控制網格生成範圍。

若範圍中存在兩個完全分開的圖像,則變形時會被獨立處理。

即如下圖所示,扭曲A的時候並不會影響B。

如果選取的圖層中,有著「看不見但存在」的圖元,則仍會被生成網格。

 

在以下例子中,紫色的陰影部份雖然被心形線稿剪裁掉,但在使用人偶變形功能時,仍然會被認知。需要另行合併圖層才會生成正確的網格。

要注意,如果選取的圖像範圍廣兼形狀複雜,網格有機會會覆蓋不到一些邊緣位置,圖像會被裁掉。

這時候就需要擴大處理範圍來修正,將數值修正到能覆蓋全圖像即可。

其他關於人偶變形功能的詳細設定,例如①控制網格量、②隱藏網格、③刪除圖釘、複選圖釘方法、調整圖像變形的前後關係等,抱歉由於篇幅關係及這些選項能簡單地被理解,這裡僅提出有這些參數及功能可供使用或調整。

如想深入了解詳細的功能解釋,請參考這篇官方講解。

2️⃣【人偶變形的變形邏輯】

簡單來說,【人偶變形】就是對目標圖像生成三角形的網格,用家可自由設定「圖釘」,透過移動或旋轉「圖釘」,來達到變形效果。

不知道您有否聽說過「皮影戲」?

人偶變形功能的可動性跟戲偶操控的可動位置差不多。初學者在一開始不熟識【人偶變形】的話,可以試著想像皮影戲戲偶的操控來預想變形效果。

然而,與皮影戲「只移動關節不影響肢體」不同;【人偶變形】功能會根據圖釘位置,更平滑地扭曲「整體圖像」。所以,比起皮影戲中被移動的分開的紙片,人偶變形更像是去拉扯一整塊的連續皮膜

另外,不正當或過度操作的話很容易導致圖像扭曲成奇怪的樣子,結果讓人花更多的時間去調整姿勢!

沒錯!雖然人偶變形是一個方便的工具,但是請記住,方便不等於萬能

 

一如文章開頭所說,CLIP STUDIO PAINT 有很多種變形功能可供選擇。在適當的時候使用適當的變形功能,才是真正能幫助您加快創作速度的方法。

 

接下來,我將會繼續說明我們該何時及怎樣使用人偶變形功能。

3️⃣【使用人偶變形的小技巧】

顧名思義,既然是「人偶」變形,所以一般而言是用於調整人物最為合適。接下來我將使用人物例圖作進一步解釋。

 

 


💡❌不要一次性在所有的關節位置加入圖釘

雖然說加入圖釘尤其重要,可是並不是一開始在全部位置加入就是正確的。

 

請看下面的示範。例如下圖我希望「把腰部調整成稍微傾斜,並略提起手部」,為人物的姿勢添加一些變化。

 

如一開始在腰部、手部、腳部加入圖釘的話:

  • 只移動腰部圖釘——失敗

  • 複選頭部及腰部圖釘並進行移動——失敗

  • 複選頭部、腰部、手部圖釘並進行移動——失敗

  • 只旋轉腰部圖釘——失敗

不管是哪種方法,出來的效果也相當怪異!

正確的做法,是先在腰部及腳部加入圖釘,然後只旋轉腰部的圖釘。

腰部的旋轉完畢後,再加入手部圖釘,以做出提起的姿勢。

如果您對決定加入圖釘的次序感到困擾,那麼請記住:「一次變形只做一個動作」就好。

 

「彎腰」及「提起手」是兩個動作,所以分開進行兩次變形,會更容易操控。


💡❌不要在需要旋轉的圖釘位置之末端加入另一圖釘

以下圖為例,我希望「旋轉人物右邊膝蓋」來做出更可愛的姿勢。

那麼,就不應該在右邊的腳踝加入圖釘,否則,右小腿將被不合理地扭曲。

 

在膝蓋的旋轉用圖釘末端(腳踝)加入圖釘的話:

不在腳踝加入圖釘:

成功!


💡✔️需要時,可加入更多圖釘來固定位置

例如下圖我想要「轉動手腕」。然而在實際操作時,小臂還是被不合理地扭曲了。

這時候在手腕部份再多加一顆圖釘,可以確保小臂保持相對正常。

另外,也需要注意移動手腕部份的圖釘時,不要意外地使小臂變短。變短的話小臂也會被不合理地扭曲。

 

例,手腕位置只有一顆圖釘:

手腕位置加入兩顆圖釘:

當然,如果在加入更多圖釘後,仍然不能得到合理的肢體,就可以考慮在之後使用【歪曲(Liquify)】等其他的功能調整了。


💡✔️善用選取功能作局部變形

據個人觀察所得,圖像範圍越大,網格的尺寸也會越大。換言之,越大的圖像範圍會被單一個網格覆蓋,這樣的話,當扭曲時圖像會被更粗糙地扭曲!

 

所以,如果圖像範圍很大而您只需要調整局部地方(如腳部),那麼在使用人偶變形功能前,請先把腳部或及至腰部框選起來。這樣能使網格分佈更為集中。

在框選的情況下,請記緊在邊緣位置加入足夠的圖釘。否則在變形時,圖像會出現斷裂狀況。

需要注意如果圖像範圍本來不大,而您再進一步框選的話,即使在邊緣位置加入了圖釘,仍會出現少許圖像斷裂的狀況。所以需要依照具體情況來作決定,並記緊檢查是否出現意外的空隙

 

如果出現斷裂,也可考慮在圖像下方疊一層原圖像的複製,然後合併圖層。


💡✔️注意讓人體姿勢保持自然

不知道您是否有留意到,在日常生活中,當您抬起手部想遮擋陽光時,您的肩部也會稍微抬起?而在需要單腳站立時,身體會自然地傾向一邊?

 

沒錯!一個自然的肢體動作,從來不是只關於單一關節

所以,當您使用人偶變形功能來修改動作時,需要注意到底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同步調整的。不要覺得只把向手腕抬起就完事,要記緊肩膀也要略為提高。

 

所幸的是,在人偶變形功能中,旋轉或移動圖釘時,會或多或少一併修正周遭的部份。(這也是人偶變形的優點之一!)

然而,這功能亦會被圖釘位置影響。所以在使用變形時,要有意識地留意被動到的地方是否合理。

 

在以下例圖中,旋轉脖子部份的圖釘時,肩部及手部也有被調整:

而在肩膀上加入圖釘的話,肩部及手部的變形則被大大的限制了:

所以,在使用人偶變形時,您需要很清楚自己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以及移動圖釘時所產生的連帶移動是否可以接受。這樣才能使您更有效地設置及運用圖釘。


💡❌不要進行過度變形

雖然在一篇介紹某功能的文章中建議要限制使用該功能好像有點不合適,但是,很抱歉地說,人偶變形並不適合讓您進行大幅度的變形。

 

大幅度的變形會使圖像變得過份不合理。

例如,不要強行把「向左彎曲」的原圖像扭曲成「向右彎曲」。

 

在下圖中,原本微微向內彎曲的腿,雖然可以利用【人偶變形】更進一步向內彎曲;但如果想將它變成向外的話,整條腿的結構就會崩壞了。

又例如,原本是垂直的手,也不能直接將它向外彎曲。

 

您可以想像成現實中當手肘向後、手部向下時,您想抬起手肘並把手部放在腰上的話,是需要旋轉(而非平抬)肩膊才能做到,手肘關節的可動角度是有限制的。

故而,雖然垂直時看不到手肘,但當手部放在腰上時,手肘是會被看見的!

 

變形功能不能夠憑空把原本沒有的東西變出來

所以,在使用時前需要考慮,該部份是否能被合理地變形。

即使是使用在物件上,過度變形仍會讓物件結構變得不合理,原本平順的線條也會變得粗糙,所以我仍然不建議在這種情況下使用。

所以,如有需要,可以先使用「左右反轉」等其他的變形方法,來獲得正確的物件朝向方向,然後再進行其他細緻調整。

 

如果心目中的變形是會改變物件前後位置關係,我會建議直接重畫。這樣會比強行使用變形功能來得更快,而重點是,畫面會更合理自然。


💡✔️請在細繪光影前使用人偶變形功能

雖然【人偶變形】能複選線稿、底色、陰影圖層作同時變形,但如果使用變形功能會導致物件的位置關係改變,那麼,其光影位置也理應會被改變。

然而,人偶變形並不能把那些細緻變化一併表現出來,所以我會建議在細繪光影的步驟前使用。

 

如果是在臨近繪畫的最後階段才使用的話,則要注意檢查光影關係是否正確。

以下圖為例,在大致完成人物時才調整頭髮飄動部份的話,需要花時間額外檢查光影是否正確,並進行加筆。


💡✔️把不同物件描繪在不同圖層上,更有利於變形

在例圖中,如果想要進行上臂相關的變化,則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外套及袖子的形狀。

即使只框選手臂,亦無幫助,需要重新繪畫相關的部份。

然而,原本目的只在於修正肢體,衣服構造是不應被變形的。

 

這情況在複數擁有前後關係的物件尤其明顯。例如被服裝蓋著的肢體、被頭髮蓋著的衣服等。在只修正肢體為目的前題下,則人偶變形只能在肢體、服裝等描繪在不同圖層上,才能發揮其效用。


4️⃣【利用人偶變形的實演示範】

在這部份,我將會示範利用人偶變形功能來調整頭髮位置。

 

首先,在這幅插圖中,雖然繪畫了頭髮飄揚的樣子,但是飄動的幅度似乎可以更大。

※由於是示範圖,所以已經完成了光影處理,然而我還是會建議在處理光影前就使用人偶變形功能喔!

由於頭髮與身體有大範圍的重疊部份,所以在圖層依據物件分好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人偶變形功能。

仔細看的話,您會發現前方左邊和右邊的髮尾連結在一起。

這樣在使用人偶變形時會出現限制,所以我在這裡會預先把兩邊分開。

※不分開也沒有問題,不過變形的結果有機會變得生硬。

🔧步驟

①使用套索工具(Lasso Tool) ,選取一邊的頭髮 →

②剪下並貼上至新圖層 →

③旋轉或移動少許,讓它們分開。

※不另行移動剪出來的部份也沒有問題,分開兩次使用人偶變形就可以。

🔧使用人偶變形功能調整頭髮

①使用人偶變形功能→

在頭頂(髮根部份)及「預期髮尾旋轉的起點」加入圖釘→

②旋轉或移動圖釘→

③完成!

在分開了的頭髮端重覆以上動作:

檢查光影及頭髮邊緣位置,看是否需要補筆。

 

例如在示範圖中,就需要修改以下位置:

【💡POINT】

在變形前先複製頭髮圖層作存檔,可以快速補回因變形而產生的空隙。

【💡POINT】

亦可使用【歪斜】功能(Liquify tool),進一步作細部調整。

完成!

【結語】

最後,讓我來總結一下有關人偶變形的優點:

 

優點:

  • 不需要擔心調整後畫面會出現明顯斷裂

  • 調整單一關節時,會自動調整周遭的圖案,減少生硬的情況

  • 可複選圖層作為變形對象,處理上更靈活

  • 能快速創造出人物或物件的差分圖像,加速創作動畫的過程

😃建議使用的情況:

  • 小幅度調整物件局部的角度

  • 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細部的結構或圖案的地方,例如頭髮、肢體等

  • 一些有很多凸出、或細長的東西(意即,相比圓形,人偶變形的優點會在星形上更被凸顯出來),例如一些飄浮的水流或火焰、被風吹起的布料等

☹️不建議使用的情況:

  • 需要大幅調整的圖形

  • 在畫面上各物件前後重疊,並且物件之間沒有分開圖層繪畫

  • 在畫面上物件是向前擺放的設定,例如食指指向鏡頭的手部


抱歉這次的說明文字較多,非常感謝您讀到這裡!

 

雖然我在這裡主要使用了人物插圖來作示範,但人偶變形絕不限於此。

您可以以更具創意的用法,並在其他物件上使用!

 

對於這篇文章,您覺得如何呢?

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希望這個教學能讓您更了解如何操作人偶變形這個新的功能。

留言

最新

最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