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圖層構圖——創建人物表情差分貼圖【EX 3.0】
《利用圖層構圖——創建人物表情差分貼圖》
在很多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中,現在可以創建各種貼圖,直接傳送給對方以代替文字。
您有否想過要動手畫畫看,創建屬於自己或原創角色的貼圖呢?
然而,在繪製大量不同表情時,作業難免會變得沉悶而且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在這裡,我希望推薦一個非常便利的圖層管理功能——【圖層構圖】。您可以在CSP EX的3.0或以上版本使用這個功能,是一個大量處理差分圖像的好幫手!
此功能除了可以應用於插圖不同版本,例如場景中不同的光影(清晨、黃昏、晚上等)、人物臉上不同的表情外,還可以管理多頁漫畫,快速切換至不同的語言版本等。
另外,對個人而言,當繪製插圖時遇上版本選擇的難題時,此功能亦可充當快速切換版本供予對比,非常方便!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
1️⃣第一部份——簡單介紹圖層構圖功能;
2️⃣第二部份——創建人物表情差分貼圖,示範使用圖層構圖管理,以及介紹其他創建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那麼,讓我們開始吧✨
1️⃣【圖層構圖——用法簡介】
✧圖層構圖面板介紹
首先,顯示圖層構圖面板。
位置:【視窗】→【圖層構圖】
在決定需要顯示的圖層後,可點擊[追加圖層構圖],建立新的圖層構圖。
建立的同時可命名該構圖。
眼睛圖示:指現時正在顯示的圖層構圖(※一次只會顯示一種)
勾選圖示:需要對圖層構圖操作時,選取該構圖(※可複選)
右下圖示:上下移動切換顯示中的構圖、
其他可供選擇的操作
選取需操作的圖層構圖後,可供選擇的操作包括:
覆蓋構圖
刪除構圖
需要改變圖層構圖次序的話,直接於面版上拖曳該構圖即可。
✧使用示範
以下示範中,開始時有三個圖層:A、B、C。
追加圖層構圖很簡單,在顯示A及C、隱藏圖層B後,直接點擊追加圖示,並可將名字變更成A+C。
如果此時點擊顯示圖層B,在圖層構圖面版中,眼睛圖示會跳回「最後的圖層顯示狀態」。
因為此時顯示的,已經不是「A+C」的狀態。
雖然面板上會依照勾選「A+C」,但如果你不進行任何圖層構圖相關的操作的話,可以不用理會該勾選圖示。
重新點選「A+C」的眼睛圖示,則會快速跳回該圖層顯示紀錄。
【新增圖層】
此時,如果新增圖層D的話,眼睛圖示會再次跳回「最後的圖層顯示狀態」。
因為此時顯示的,再次不是「A+C」的狀態,而是A、C、D同時顯示的狀態。
新增圖層後,如有需要,可追加另一個圖層構圖,方法同上。
如果想將之取代A+C,則可以使用覆蓋功能。
在示範中,我新增了一個「★」圖層。
此時,眼睛圖示仍會跳回「最後的圖層顯示狀態」,但是由於接下來是需要「操作」,所以可以不予理會「顯示」部份。
然後,勾選「A+C」,並點擊「覆蓋圖層構圖」。
此時,眼睛圖示會回到「A+C」,因為「A+C」已被覆蓋設定成「A+C+★」,亦即現在在顯示的狀態。接下來可按需要決定是否重新命名圖層構圖。
重新命名圖層構圖,雙擊名字位置即可。
如果希望新增一個於所有版本都會共用的圖層(意即,新增該圖層後,在所有圖層構圖中均會顯示),則需要在新增圖層前,點擊開啟「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
【刪除圖層】
刪除圖層不會對圖層構圖的顯示狀態造成影響。
例如,原有「A+C」及「A+C+D」兩款圖層構圖。
如果刪除圖層D的話,顯示狀態(眼睛圖示)不會改變。
實際上「A+C+D」的顯示內容會變得跟「A+C」一樣,但圖層構圖本身不會消失。
【更改圖層次序】
更改圖層次序不會對圖層構圖造成影響。
【合併圖層】
✧個案一
原有「A+C+★」圖層構圖。
如果我把圖層「C」及「★」合併成一個圖層「C★」;
則視覺上的顯示內容不會改變,但該圖層構圖實際上現只含兩個顯示圖層「A+C★」。
---------------------------------------------
✧個案二
原有「A+C+★」及「A+C+D」圖層構圖。
如果我把圖層「C」及「★」合併成一個圖層「C★」;
則「A+C+D」的圖層構圖,現視覺上的顯示內容會有「★」,即「A+C★+D」。
而「A+C+★」的圖層構圖,視覺上的顯示內容不會改變,但該圖層構圖實際上現只含兩個顯示圖層「A+C★」。
且「A+C+★」及「A+C+D」顯示內容會變得一致。
【新增圖層資料夾】
原有「A+C」圖層構圖。
如果我新增一個圖層資料夾,並把「C」放置於資料夾中;
則圖層資料夾為隱藏狀態;
視覺上的顯示內容會變成只剩「A」,「C」被隱藏起來。
如果希望保持顯示內容是A和C,則需要打開圖層資料夾的顯示,然後覆蓋至原有圖層構圖。
【圖層轉換】
轉換圖層(例如把向量圖層轉換成點陣圖層),不保留原圖層的話,則不會對圖層構圖造成影響。
但如果選擇保留原圖層的話,即會現有原點陣圖層+新向量圖層,這樣會算「有新增圖層」,所以將會不符合現有的圖層構圖設定,故眼睛圖示會跳回「最後的圖層顯示狀態」。
【改變圖層不透明度】
改變圖層不透明度不會對圖層構圖造成影響。
圖層構圖不會紀錄圖層的不透明度。
【重新命名圖層】
重新命名圖層不會對圖層構圖造成影響。
唯請注意是否需要依照新名字重新命名圖層構圖。
2️⃣【實戰——創建人物表情差分貼圖】
✏️開始繪畫
首先,先畫好人物底稿,以下是注意事項。
① 如果用途是通訊應用程式的貼圖,建議上、左、右邊都要留有空位,不要截斷人物。
② 尺寸:注意該通訊應用程式要求的尺寸,有時不一定是正方形,可能是接近正方形的長方形。可以先以同比例但更大的尺寸繪畫,唯繪畫時需縮小圖像檢查細節能否顯示出來。
③ 解像度:如果希望日後把圖像列印出來,需設定dpi為300或以上。
若只是線上發布,則72 dpi亦已足夠。
④ 有關圖層構成:
我會建議依個別物件分開圖層。
有關表情的物件,例如口、眼、眼眉等建議以圖層資料夾整齊放置;
其他部份如身體、臉部,則合併成一個圖層亦可。
口部
眼睛
眼眉
頭髮
化妝
臉部
身體
頭髮(底部)
其中:
頭髮分成底層(在臉部及身體下方)及頂層(在臉部上方)。
化妝(Makeup)圖層指的不是真的化妝,而是像腮紅等有機會隨著表情改變位置的臉上的顏色之統稱。在示範圖中,我以三個圖層分別繪畫了腮紅、雙眼皮及眼部陰影部份。
眉毛的圖層資料夾,建議獨立於眼睛外。
頭髮及眼睛的圖層次序,可隨自己喜好決定。您亦可以以【頭髮(頂)>眼睛>頭髮(中)】這樣的次序繪畫。(即,計上底部頭髮,共有三個頭髮圖層)。
在這裡我把鼻子畫在口部的圖層內,但您亦可按照自己喜好再開新圖層。
💡如有需要,亦可在最下方加入背景顏色的圖層等。
尤其是通訊應用程式的貼圖,加入白色邊框是常見的做法。
💡另外,如果希望輸出透明背景,則需要在追加圖層構圖時,保持「紙張」為隱藏狀態。
⑤ 檢查圖像是否完整。
尤其是貼圖的話,使用時如果圖像中間有個透明的洞可能會非常顯眼。
這裡簡單在所有圖層下方新增一個亮色的圖層,放大檢視是否需要補畫。
完成檢查後,刪去該圖層即可。
🧾使用圖層構圖功能
首先,隱藏與表情相關的圖層,包括:
眼睛
眼眉
化妝(如腮紅、雙眼皮、眼部陰影等)
鼻及口部
要注意是隱藏「圖層」,而不是「圖層資料夾」。
然後,新增一個圖層構圖並命名,以此作為繪畫基礎。
由於此圖作為示範圖,我已經畫好了一個基本的微笑表情。
所以在這裡,我直接顯示相關的圖層,並再新增一個圖層構圖。
在以下部份,將說明我個人使用的命名規則:
【圖層構圖】
Smile 1+1+1
意思指:表情簡述、1號眼眉、1號眼型、1號口型。
其中號碼的指涉次序可根據個人喜好而變更。
【圖層命名】
1- normal
2 - closed
意思指:代表號碼、簡述。
除此之外,我亦會以顏色標示常用表情相關的圖層資料夾,以方便作業。
例如,如果下一個表情我希望繪畫冷臉,就會根據使用到的圖層而命名下一圖層構圖,即:
Emotionless 1+1+3
因為實際上,「無表情」的眼睛和眼眉跟「微笑」是一樣的,所以數字部份兩者都是「1+1」開頭,只有第三個數字不同。
至於有關「化妝」部份,由於通常變化不大,所以我不會將它標示於圖層構圖名稱上。
反過來說,我會把化妝圖層命名成對照不同表情。
這部份將在下面繼續說明。
📰使用複製圖層功能
在繪製不同表情時,與其直接新增一個圖層重新繪畫,不如複製現有圖層並稍作修改,就能更快速完成!
例如,我希望新增一個瞇瞇笑眼表情。
所以,需要在眼型選項中增加一個瞇瞇的眼睛形狀。
【🔨做法】
① 複製原版(1 - normal)的眼睛圖層。
做法是把圖層拖曳至「新點陣圖層」的圖示;
或右鍵圖層後選擇【複製圖層】。
② 擦掉眼珠部份,向下稍為移動圖層。
有需要時可使用歪斜功能(Liquify)或其他變形功能作修整。
★完成後需緊記修改圖層名稱成正確的表述。
③ 根據新的眼睛位置,同樣以複製圖層的方式,調整眼瞼位置。
實際上,我只是複製了原有眼瞼圖層後,稍作下移,並把新圖層命名為「Eyelid - squinting」。
完成後,根據這個新表情,則可新增圖層構圖。
這樣,我們就已經有三個表情可供快速調出了!
除此之外,您亦可以在新增圖層構圖前,調整腮紅高光位置。
由於這裡只作簡單示範,故將此重覆部份略去。
至於為甚麼不在「化妝」圖層上使用號碼命名系統,這是因為腮紅等部份實在是較少會調整。
再加上,如果在圖層構圖的名字再多加一個數字的話,整個名字會變得過長而更難讀到它的結構。
當然,這是個人選擇。如果您想給予「化妝」圖層個別編號,也是絕對可以的。
接下來需要繪畫的表情,如果是完全用不到原有的表情圖層的話,則可以在圖層構圖面版中,點擊無五官的狀態(即一開始儲存的Faceless base),回到一開始的狀態。
這樣,就不需要花時間隱藏現有圖層了!
📁整理所需圖層
如果需要繪製的表情較多,可考慮使用表格來幫助自己梳理各圖層的樣式。
以下為一個簡易的例子,您可以按照需要加入4號、5號等的樣式。
📄新增人物設定圖像
如果在這個時候需要新增一些共用物件,也是非常簡單。
例如,我希望為人物新增一個髮飾。
雖然可以直接繪畫於頭髮圖層上,但考慮到如果之後想繪製一個死氣沉沉的表情時,髮飾會跟著變得鬆脫,所以繪製在一個獨立的圖層上會比較好。
【🔨做法】
① 在圖層構圖面版上,點擊開啟「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
② 新增用於繪製髮飾的圖層。
③ 正常繪畫。
④ 再次點擊並關閉「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
這樣,髮飾就會在所有圖層構圖上顯示了!
如果在完成繪畫新增的共用物件後,才發現自己忘記點擊開啟「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也可以以下面的做法,來快速更新所有圖層構圖:
【🔨做法】
① (已完成繪畫新增的共用物件)
② 在圖層構圖面版上,點擊開啟「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
③ 複製目標圖層。
④ 再次點擊並關閉「在所有構圖中顯示追加的圖層」。
如果希望保持無五官版(即Faceless base)沒有額外的裝飾,即此髮飾,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① 選取Faceless base圖層構圖。
② 隱藏髮飾圖層。
③ 在圖層構圖面版上,點擊「覆蓋」。
④ 完成!
📝修改人物設定圖像
如果希望快速修改已有圖像,例如快速改變眼睛顏色,則可參考以下做法:
① 【新色調補償圖層】→【漸層對應】(先按確定)
② 把色調補償圖層剪裁到整個眼睛的圖層資料夾。
③ 雙擊色調補償圖層。
④ 調整漸層顏色,完成!
【有關調整漸層顏色方法】:
① 點擊色條下方位置,以新增錨點。
② 雙擊「指定色」,以改變錨點位置的顏色。
③ 新增兩個相同顏色的錨點,並透過拉近不同顏色的錨點,可使漸變部份減少,從而能夠指定不同位置的顏色。
💡眼睛不同部份(例如眼線、眼瞳、瞳孔等)的深淺對比越大,使用漸層對應調整色調時則越簡單。
透過改變眼睛或眉毛等的色調,可把表情套用於不同人物身上,從而建立表情模板,非常方便!
📤輸出圖檔
在完成不同表情的繪製後,就可以輸出圖檔了!
【🔨做法】
① 如現時希望輸出透明背景,但在準備時沒有隱藏「紙張」,則可於此時直接刪除「紙張」圖層。
② 【檔案】→【其他寫出】→【寫出圖層構圖】。
③ 設定圖檔儲存位置、名稱等。如需要透明背景,需選擇PNG檔。
在寫出設定中,可以進一步調整圖檔尺寸。
所以,如果通訊應用程式的貼圖需求尺寸較小而令您畫得不順暢的話,可以在新建檔案時設定較大的尺寸,此時才縮小尺寸!
💡 雖然JPG的寫出設定可以調整品質參數,但如果不希望品質在縮小圖像時被壓縮,則可選擇以PNG圖檔輸出。
完成!
在完成各表情差分後,就可進一步加入文字作為貼圖之用:
文字處理的做法,可參考以下官方教學:
【結語】
非常感謝您讀到這裡!
雖然在示範圖中,只簡單示範了使用圖層構圖功能管理三個表情;但實際上,這功能對於管理更多的差分檔案是非常方便的!
尤其是批次輸出不同表情版本圖檔,是無可取代、大量減省作業時間的功能!
此外,以上做法還可以應用於為角色創建表情設定資料庫、遊戲中人物對話時的表情差分CG等,絕不只限於創建貼圖!
對於這次的分享,您覺得如何呢?
歡迎留言讓我知道!希望這些內容會對您有幫助。
留言